兵权 太子大婚。(2 / 2)

沈菡起身拿了个大迎枕塞在他身后“快要戌正了。”

玄烨靠在迎枕上抻了抻筋骨,把沈菡拉到怀里抱着,埋首在她的颈间醒觉。

沈菡把手搭在他环绕在自己腰身的胳膊上,轻声问“怎么了”

玄烨把事情言两语的一说,沈菡当即就有些发怔兵权真的给了赫舍里家兵权

“这不要紧吗”

征剿噶尔丹这样的大事,放一个可能有异心的将领在身边,是不是太过冒险了

沈菡有些担心,就算要引蛇出洞,何必非要以自身为饵,难道就不能换一种方式吗

玄烨却道除了他自己,还有什么饵料值得赫舍里家为之心动。

沈菡沉默了。

名、利、权,赫舍里家能有的已经全都有了。如果他们仍旧不安分,还能是为了什么呢

两人都没有提及太子,但他们都明白,此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不波及到太子。

要动赫舍里家,以何名目真若是动了,太子又将何去何从

他还能安安稳稳地立于朝堂,继续做他的太子吗

再说得直白一点他们父子之间,可还能再有一丝一毫的信任

太子对索党做下的事情,真的全不知情吗

没有人敢保证。

玄烨感觉到一种深深的疲惫。

他已经布好了所有的局,只等着赫舍里家跳入斛中,便可将他们一往打尽。

但一网打尽之后呢

也许,连他自己都还没有想明白。

不过,不论玄烨背后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总之明面上看来,他这一系列的举动已经充分展示了自己对太子和索党的信任。

就连胤祥和胤禛,也因为兆佳氏的指婚,再一次主动向太子示好,太子心里也很明白,表现得很热情。

在局势和双方默契的推动之下,太子党与后党的关系大大缓和,看起来从前的疏远摩擦,好像从未存在过

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朝堂平稳,兄弟和睦,父子互信,再不会有比这更完美的皇家图景了。

五月初八,备受瞩目的太子,大清的第一任储君终于要成婚了。

玄烨为此带着沈菡再次回到了紫禁城,婚礼热热闹闹进行了一整天,整个京城都在为太子的大婚喧嚣沸腾。

毓庆宫中灯火璀璨,紫禁城上空竞相绽放着无数烟花,将漆黑的夜空映照得绚烂夺目。

第二天,一对新人来到乾清宫拜见帝后,太子妃有些紧张,胤礽温言安慰“皇额娘温和慈爱,不会为难于你,不必紧张。”

太子妃微笑答道“是,谢殿下关怀。”

但其实她并不是因为皇后而紧张,皇后她已经很熟悉了,她是有些害怕皇上。毕竟,她这个太子妃能不能站稳,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皇上是否认可她。

太子夫妇表面看上去是一对很登对的夫妻,男的温雅稳重,女的得体端庄,一眼看过去,就很有准帝后的范儿。

乾清宫的见面是规定好的礼仪流程,玄烨和沈菡给了太子妃厚重又精致的赏赐,再照例说些夫妻和睦、早生贵子的话,见面就算结束了。

夫妇二人告退去宁寿宫见太后,沈菡坐在龙椅上伸了个懒腰“总算了了一桩心事,接下来就该忙活胤祉和胤禛的事了。”

玄烨扶她起来“辛苦你了。”

他忙着备战的事,这一两年都没管过内务和孩子们的事,都是她里里外外一个人操持。

沈菡倒没觉得有什么辛苦,操持婚事虽然繁琐,但总比应付层出不穷的针对和阴谋诡计要舒服得多。她宁愿一直这么忙忙碌碌地过些平淡的日子,也不愿体验那些惊心动魄。

婚礼结束第二天,两人便带着参加婚礼的众人回到了畅春园,当然,太子妃也跟着太子搬到了畅春园居住。

紫裳在马车里和沈菡道“听说太子殿下只带了太子妃、李甲福晋和小阿哥,旁的一个没带。”

这也正常,太子妃是新婚,象征意义又格外不同,太子回园子自然要带上她。

小阿哥是现在唯一的皇孙,玄烨闲了的时候偶尔还会让人把孩子抱来瞧一瞧、问一问,对小皇孙很关心,当然也得在畅春园住着。

至于李甲氏能跟着,不得不说这里面多少还有沈菡的一份功劳在。

当年她为了把孩子留在身边搞出来一个母乳喂养,之后不知不觉就成了宫里的默认传统,好像不这么喂孩子,孩子就不够健康似的。

这种做法带来的弊端当然是做额娘的在哺乳期间一定会更累,每天也休息不好。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像李甲氏,要不是有这么个规矩在那杵着,说不定这孩子就要被抱给太子妃抚养,跟着太子妃常驻畅春园了。

尽管李甲氏已经被请封为侧福晋,尽管这孩子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但只要太子妃想,她依然可以十分轻易的得到他,甚至还会因此抚育庶长子而被外面的人夸赞。

李甲氏在马车里想起昨日太子妃过来她屋里的情景,到现在还心惊不已。

太子妃当时进来后只问了几句话平日都是谁在照顾小阿哥奶娘何在,妈妈里何在小阿哥身边有管事的太监吗

还是李甲氏的贴身宫女见势不对,赶紧接话道“回娘娘,因着平日都是我们福晋亲自哺喂照料小阿哥,所以奶娘们只负责打理一些琐事,并不经常上前。”

李甲氏也从措手不及中迅速反应过来,恭敬道“是,平日都是奴才亲自照料着阿哥,娘娘有什么想问的,直接问奴才便是。”

太子妃明显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面色如常道“既是如此,李福晋也赶紧收拾一下,随着太子和小阿哥回园子吧。”

李甲氏垂首“是,奴才遵命。”

园子里添了一个太子妃,意外的,沈菡的日子竟比以往热闹了许多。

从前只有大福晋一个儿媳妇,她是个安静的人,不大爱出门。

沈菡原本想让简惠王妃伊哈娜带着她学一学宫务上的事情,不要只闷在屋子里。

但不巧的是大福晋嫁进来几年,一直在怀孕、生孩子、奶孩子、养孩子,全副身心都扑在了大阿哥和家庭上。

这当然不能说不对,毕竟就现在来说,大阿哥本人绝对堪称是大福晋立身的根本。

沈菡看嘉慧做此打算,自然不会勉强,婆媳二人客客气气的,关系不远不近。

嘉慧遇上难题过来请教,沈菡会主动让嬷嬷过去指点一二,但绝不会干涉大阿哥院子里的事。

每到节两寿和沈菡的千秋,嘉慧也会亲手做些精致的针线活计,送上合适的礼物表一表孝心。

雅利奇、小十一包括胤祥年纪小的时候,也经常能收到大嫂嫂的关爱。

京里都知道皇后和大福晋相处融洽,算是皇家婆媳关系的典范了。

不过这种相处模式在位福晋,特别是太子妃嫁进来后,很快就被打破了。

紫裳微笑着送走来人,提着红漆描金的膳盒往回走,接青桔班的小宫女青萍赶紧上前接过来,小声道“又是那边今儿又是什么”

膳盒里面放着万年青酒炖鸭子一品、口蘑盐煎肉一品,另有一品粳米膳、一品黏米糕。

沈菡合上膳盒,吩咐常东送去膳房温着,晚上用膳的时候添上。

晚上玄烨回来,一眼就瞧见了膳桌上这几盘与众不同的菜“太子妃送来的”

“嗯。”

太子妃自从随着太子住到畅春园,就开始风雨无阻地对着帝后二人尽孝心。

一开始是一早一晚请安从不耽误。

沈菡听说她每天一大清早起来,都要先去寿萱春永殿候见太后。但太后早上没那么早起来,一般是苏麻喇姑出来接待她,留她喝一盏茶,在偏殿里坐一会儿,太子妃就识趣地告退了。

然后她再乘车赶到清溪书屋给沈菡请安沈菡也起不来。

园子里本就没有请安的规矩,当年大福晋嫁进来的时候,也这么来了几天,沈菡实在不耐烦,就直白地把这事儿给停了,然后继续倒头睡懒觉。

她现在早就习惯了每天睡到自然醒才起来吃早饭、到渊鉴斋处理宫务,见人,照顾孩子的生活。

忙忙碌碌度过一天,晚上两口子见面、用膳、睡觉,活得自在又规律。

太子妃刚开始来请安的时候还是个新嫁娘,沈菡估摸着她刚进园子人生地不熟,可能是有事情想打听,所以赶紧收拾好自己出来见她,还和她说了说这园子里各种日常事务的安排。

沈菡“无逸斋那边离着九经事殿近便,所以平日的膳食统归那边的御茶膳房掌管。每日餐两点,夜里大师傅都会留着灶,备着哪个屋临时要加餐。所以便是半夜里突然肚子饿了,也别忍着,只管去要膳。汤面果饼都是管够的,只是宫中夜里不许动柴火,只能捅开炉灶热些面食,想吃炒菜就麻烦些了。”

这规矩是宫中用来防火的,当然了,要是主子真的半夜想吃,也没谁会去叫这个真儿。

太子妃心领神会,她毕竟是个新嫁娘,刚嫁进来,脚跟都没站稳,最好是不要做些特立独行的事情,以免引人瞩目和非议。

“是,皇额娘的话儿臣记下了。”

沈菡点点头,又和她说这园子里平日的年例、月例怎么领,柴炭、禄米、布匹、蜡烛、日常用品,领不同的东西要去不同的地方“对牌你应该已经拿到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寻畅春园的副总管李玉询问,无逸斋那边的后勤杂务一般都归他管。”

至于清溪书屋这边,因为沈菡现掌着园子的大权,实际上这半边儿季纶说话比李玉好使,算是个隐形的现管。

拉拉杂杂说了许多,直到沈菡再没什么可指点的了,太子妃却仍是天天一大清早往这儿跑,沈菡就开始觉得奇怪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