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53章(1 / 2)

“四时美人图”发布后, 很快,品牌方又发布了一个创意概念短片。

短片里,刚才在“四时美人图”里还仙气飘飘的贾又晴, 换上了山民的粗布短衫和黑布做的劳动裤,半张脸蒙着一块朴素的黑色面帘, 正在山间埋头采摘茶叶。

不远处,同一片茶山上,还有好些戴着不同颜色面帘的女人在摘茶叶。

短片背景音里, 一个低沉的女声, 缓缓讲述着面帘背后的故事。

据说这里的女人, 以前是不戴面帘的。

后来, 外敌入侵,祖国大地被战火摧残,为了保家卫国,山里的男人,跟着山外面进来的队伍走了,一年又一年, 出去的男人们, 再也没有回来过。

没办法, 为了养家糊口,山里的女人们, 只能撕开旧衣裳, 做成厚厚的面帘, 挡住脸,束起头发,开始像个男人一样,走出家门, 去外面做买卖,种地,当小贩,撑起了一个个小家庭。

渐渐的,这群蒙着脸的女人,开始在当地小有名气。

没有男人,她们就扛起武器,和土匪斗,和山外边的敌人斗。

谁也不知道,那片薄薄的面纱背后,藏着的,到底是个娇弱的美娇娘,还是扛着大刀的罗刹女。

后来发展到,只要看到脸上蒙着一块面纱的女人,约定俗成的,大家都不去招惹她们。毕竟,谁也不知道,面纱小姐姐身后的背篓里,装的到底是洋芋,还是锋利的大砍刀或者斧头啥的,听说还有会使飞镖的?

太可怕了!!!

祖国和平后,当地顶门立户的男人渐渐多了起来,但女人们已经习惯了出门佩戴面纱,只不过,面纱的作用,从遮挡和威慑,变成了女人们的装饰品。

颜色也从开始的黑色、深褐色,变成了五颜六色都有。年轻未婚的姑娘们,一般佩戴的都是浅色或者亮丽的颜色,面纱上面还绣着各种鲜花。

已婚的喜欢戴大红、金黄等颜色,上面绣的图案,多是石榴、莲蓬、蝙蝠等,寓意多子多福。

只有丧偶、离异或者年纪大的,才会用深色系的面纱。

现在他们把当地的传统面纱改良后,推向市场,除了方便喜欢汉服的妹子们,可以根据不同朝代风格的汉服,选择不同款式的面帘配饰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这桩生意,可以为大量当地的留守妇女,带来一份额外的收入。

因为喜欢佩戴面纱这项传统,当地的女孩子,从小就学习刺绣,不学也不行,当地习俗,女孩子出嫁那天佩戴的面纱,必须是自己亲手绣的,而且图案越复杂,刺绣越精美,使用的绣法越多,新娘子就越有面子。

沈镜缘在当地考察的时候,见过的最华丽的一副面帘,面纱是蚕丝制成的白绸,上面用金线、银线、金珠、珍珠,还有至少七种颜色的宝石,绣了一整面的榴花宫灯图,还是双面绣,摆出来简直像古董一样!

听这幅面帘的收藏者说,当时她为了做这幅面帘,请了三个当地最有名的绣娘,花了将近一百万,飞到全世界去采购钻石宝石,珍珠翡翠,才绣好这幅独一无一的面帘,据说结婚当天,小富婆戴着这幅价值百万的面帘出嫁,轰动全城,就连本地新闻都报道了。

沈镜缘找到贾又晴来做新品面帘的代言人,算是找对人了。

戴上面帘后的贾又晴,不但成功遮住了她毁容的下半张脸,甚至因为面帘的遮挡,把她本来只有八分的美貌,楞是给提升到了十分,虽然还是有黑粉,孜孜不倦地在下面发贾又晴整容失败的黑图,但这不但没有影响销量,反而意外让他们的面帘更畅销了。

废话!又不是AI捏出来的假人,大家都是吃五谷杂粮的凡人,谁能保证自己脸上没点儿缺点?

有熬夜刷题加班熬出来的痘痘和雀斑,有皮肤过敏留下的红肿痕迹,还有的就是单纯不爱化妆,又想去参加汉服趴,干脆买个面帘一挂,只画眼妆也能美美哒~

尤其是参加宴会,戴着面帘,偷吃东西的时候,把帘子一掀,快速把食物塞进嘴巴里,再把帘子一放,嘿!谁知道她在偷吃东西?

更何况,沈镜缘名下公司这次推出的面帘,还有一个婚嫁系列的,搭配秀禾服,别提多美了,肯定能把新郎官给迷死。

买买买!顺便还能支持一下山区的留守妈妈们呢。

沈镜缘给了贾又晴八十万代言费,没想到她转手就把这笔钱,捐给了沈镜缘名下这家公司成立的慈善基金。

这个慈善基金是专门为当地山区留守儿童和留守妈妈们成立的,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妈妈和留守儿童,都可以去申请一笔最低生活补贴。

钱不多,每人每个月只有七百元,这是他们根据当地人均生活费成本核算出来的,恰好够一个人每个月吃外,外加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说姨妈巾,或者需要经常更换的内衣内裤什么的。

沈镜缘不是拿不出更多的钱,但只有严格控制帮扶成本,这个基金才能帮到更多人。

当然了,这些账目,现在她都丢给大侄子沈如一管着去了,数学就是要学以致用,祖国的花朵要是连这么简单的账本都管不好,以后怎么管理这个国家?

听说这个慈善基金后,贾又晴不但把自己的代言费全都捐了出来,还身体力行地做起了产品代言——

从那以后,不管去哪,贾女士都戴着不同风格的面帘,全方位展示公司所有面帘产品。

还别说,因为她戴面帘的样子实在太好看了,真有不少原本不穿汉服的,被她给带入坑了。

买了面帘,就忍不住想搭配一身汉服。

有了汉服,就想买鞋子,买扇子,买步摇,买簪子,买禁步,买假发套,买披帛……

汉服是个坑,一踩一个准呐o(╥﹏╥)o

沈镜缘早就猜到会这样,一早就让设计部准备了和她们的面帘匹配度更高的几款“侠女风”汉元素服装,这种服装不是传统汉服,更像是拍古装剧的时候女演员身上穿的,比较适合那些因为面帘刚入坑的汉服爱好者,尤其是一些喜欢旅拍的妹子们。

果然,这批汉元素服装预售上架后,贾又晴那边一转发,预售销量不到一周,就突破了七十万!

贾又晴这妹子又狠狠哭了一场,因为这一次,她的评论区里,几乎全都是夸她和鼓励她的。

【听说贾又晴把这次的代言费,全都捐给了贫困山区留守妇女儿童救助基金,小姐姐人美心善,收了!】

【那些骂小姐姐是整容怪的,请问你没事吧?人家花了钱去做医美,明明是医院出了医疗事故,害得小姐姐毁容了,你们不去骂医院,跑来骂人家受害者,有病吧?】

【看了品牌方爸爸的概念宣传片,真的好感动啊,她们都是英雄的遗孀啊!就因为男人保家卫国去了,她们怕抛头露面被人说不守妇道,蒙着脸出来挣钱养家,还要被人说是怪物,怪物你麻痹!】

【没什么好说的,概念款每样入了一件,支持英雄的后代。】

【贾又晴姐姐我真的哭死,明明是受害者,为什么会被黑的这么惨?女孩子想变美没有错,错的是那些黑心无良的整形医院!】

【我觉得贾又晴真的是因祸得福,娱乐圈长得好看的妹子那么多,她以前的照片我看过,确实很漂亮,但还不至于到盛世美颜这种程度,但不得不说,这妹子的眉眼长得好,真是天选古人,戴上面纱之后,美貌度咔咔飙升。】

【卧槽!那个著名古装剧导演关注贾又晴了!劳资鸡皮疙瘩都出来了呜呜呜~小姐姐别哭,你的福气在后头!】

“呜呜呜呜~镜缘姐,我有戏拍了,我终于有戏拍了。”贾又晴抱着沈镜缘,哭得梨花带雨。

哭的时候都没摘下她脸上的半永久面帘。

她现在真的想开了,沈镜缘说得对,明星艺人的存在,就是为了给观众和粉丝提供情绪价值的。

工作时间她就把自己想象成观众和粉丝手里的洋娃娃呗,观众想看什么样的贾又晴,她就打扮成啥样的,只要能让她有戏演,面纱半永久怎么了?要不是技术不允许,她都想把面帘焊丝在她脸上!

跟整容后遗症相比,戴面纱的痛苦几乎为零,最关键是省钱省力,戴上面帘,化妆只画上半张脸都能出门好吧?

自从戴上了面帘,她已经大半个月没有买过一支新口红了,因为根本不需要哈哈哈~

放下羞耻心理,享受缺德人生,这感觉,忒爽!

贾又晴这边粉丝咔咔涨,尤其是戴上面帘后,毁容对她来说,已经不是一个缺陷,反倒变成了她在娱乐圈独一无一的标签。

圣诞节的时候,袁晓晓处理掉那个拖了她十年后腿的家庭小作坊,正式官宣加入新公司大家庭。

不过她现在的风评依然是两极分化。

大部分理智清醒的网友,都觉得她做的没错。就该把那帮趴在她身上吸血的蚂蟥亲戚们送进去吃牢饭!

还有她那对为了赚钱,差点把亲生女儿坑死的爹妈,他们坑的只有袁晓晓吗?那些被劣质服装和过期变质食品坑害的消费者,就活该倒霉吗?

再说了,那些钱本来就是袁晓晓赚的,她愿意帮亲戚买房买车,改善生活,那是小姐姐为人厚道。可这帮人却得寸进尺,恩将仇报,现在小姐姐把钱要回来,那也没错呀。

但也有一些思想传统的人,觉得袁晓晓做的太过分了。

毕竟都是亲戚,还是自己亲生爸妈,就算有再多的错,自家人关起门来解决,让他们好好道个歉,不就行了吗?

为什么一定要上纲上线,把自家亲戚送去坐牢呢?做事情这么狠心绝情,以后谁还敢跟她做亲戚?

送爸妈去坐牢也就罢了,听说这个袁晓晓,居然还直接断了她那两个亲弟弟在港城的生活开销!

这是亲姐姐能做出来的事情吗?听说她那双胞胎弟弟,今年还在上小学,现在爸妈坐牢,他们自己也没有赚钱能力,把两个小孩子就这么丢在港城自生自灭,这亲姐姐手段也未免太狠毒了。

虽说袁父袁母确实偏心儿子们一点,但那毕竟是能传宗接代的儿子啊,说句不客气的,袁晓晓以后嫁了人,在婆家受了欺负,搞不好还要两个弟弟给她撑腰呢。

现在不管弟弟们死活,看以后她在婆家被欺负了,娘家弟弟谁去管她!

弃养未成年弟弟,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桩丑闻,更何况袁晓晓这样的明星?

一夜之间,各路狗仔和蹭热度的娱乐大V们,就把剧组团团围住了。

“镜缘姐,这样真的没问题吧?不会给咱们公司抹黑吧?”

看着外面乌压压的镜头,还有正在直播的大V们,袁晓晓愁得连减脂餐都吃不下去了。

袁父袁母被抓进去之后,港城那边联系不上他们,其实给袁晓晓打过电话。

当时袁晓晓已经看清了袁父袁母的真面目,不想再养着这两头吞金兽。

以前袁父袁母总是PUA她,说他们冒着这么大的风险,高龄产子,其实都是为了她,希望以后有娘家弟弟给她撑腰。

既然这两个孩子是为女儿生的,那当然要袁晓晓花钱养他们。

袁母经常对她说,给弟弟们花钱一定不要舍不得,毕竟只有两个弟弟有出息了,以后她嫁人了,在娘家才有靠山。

可现在,袁晓晓想明白了,明明是爸妈自己想要儿子,凭什么他们生的孩子,要她这个当姐姐的养?

接到电话后,袁晓晓去了一趟看守所,替港城那边的管家转达了双胞胎要生活费的消息。

这些年她赚的钱,大部分都捏在袁母手里,她卡上根本不差钱,可每次弟弟们那边要打生活费、学费的时候,她妈都会直接把收款一维码发给她,让她去付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