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一百万册(2 / 2)

张光宗点点头,又大声对屋里喊道:“一行,有人找!”

然后张光宗便拉着板车走了,他对此已经习惯了,好像从今年开始,总是有学生样的孩子打听到家里来,听儿子说这些都是粉丝。

张光宗想不通:为啥叫粉丝,粉丝不是吃的吗?咋不叫粉条?或者粉皮?

张一行透过屋门玻璃一瞧,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拿着一支笔便走出院子。

至于让她们来家里面,就没必要了。

“真是张一行!”

“真人比照片还要好看哎!”

“好可爱!”

看到张一行出来,几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孩顿时激动起来。

一个圆脸女孩率先拿出一本书,壮着胆子询问道:“张一行,我很喜欢你的《夏木友人帐》,能给我签个名吗?”

张一行接过书瞧了瞧,是本盗版书。

这年头小县城买正版书不容易,盗版倒是随处可见。

尤其是学生,他们大多都是在学校里的书店和书摊买书,而书店书摊几乎都是盗版书,他们省吃俭用省下生活费,就为买本喜欢的书看。

张一行把书接过来,笑着签上自己名字。

他也曾经历过中学时代,经历过看盗版的日子,也曾为了买小说每天啃馒头。

五个女生,五本书,全是盗版。

最后一本尤其夸张,不是《夏木友人帐》,书名叫《张一行文集》。

张一行翻开看了看,都是他曾经发表在杂志和报刊上的一些文章,真是难为盗版商收集整理了,就是错字太多了。

得偿所愿后,五个女生心满意足骑车离去。

张一行目送几人离开,然后才回到屋里,拨通了胡苇时的电话。

电话里很快传来胡苇时的声音,“喂,一行啊,什么事?”

“苇时姐,你说的那个文集的事情,我想了想,可以出版。”

“哎呀,你终于想通了!”

之前张一行听胡苇时提过这件事儿,不过他没放在心上,不过是些短文,也不会有多少人买,纯属恰烂钱。

胡苇时却不这么觉得,她说这是为真爱读者准备的。

“一行,有没有想给文集起个名字?”

“嗯,就叫《一行脚印》吧!”

“哈哈,这名字不错,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那就这么定了!”

……

1998年8月20日,《夏木友人帐》销量突破一百万册,业内惊掉一地眼球。

《萌芽》方面做了好一番调查才发现原因:

这本原本以为目标是中小学生群体的小说,正在被大学生群体广泛传播。

同时,这本书还引起家长群体的追捧,被誉为最好的育儿故事书。

《夏木友人帐》原本已经疲软的销量迎来反弹,出版方再次开始新一轮加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