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天下无人不通俄(第四更,求订阅)(1 / 2)

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羊会把自己送上门来让你薅羊毛,如果不薅的话,对方甚至会觉得你不够意思。

就像后来里根断绝了苏俄从西方进口物资,甚至就连输油管道这种基本物资都被列入禁运行列之后,最痛苦的不是不能通过易货贸易获利低价石油、天然气的德日美企业,而是苏俄自己!

所以为了表示南洋的友好与和善,这个国际经济会议南洋是一定要参加的。

不仅要参加,而且还必须要让苏俄感受到南洋的善意。

“让代表团乘717飞机过去吧,”

几乎是下意识的,李毅安又一次想趁机显摆一下南洋的“白天鹅”,与另一个世界苏俄那只会携带核弹的“白天鹅”不同的是,这只“白天鹅”是象征着和平的。

“让俄国人见识见识什么是现代航空科技……顺便,也可以化犁为戈的嘛,”

古代有“化戈为犁”现在同样可以“化犁为戈”的。几乎是的下意识的,李毅安想到苏俄的图95——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涡轮螺旋桨大型远程战略轰炸机,苏俄选择它并不仅仅是因为低速时效率更高,所以省油,于是可以飞更远,于是可以飞更久。

这都不过只是给苏俄脸上贴金而已,本质上是因为苏俄没有合适的涡喷发动机,要不然也不会抱着图16一直用到90年代。

其实,苏俄空军最早的想法是搞个远程喷气轰炸机,这样截击机就不好拦截了。但是苏俄也有心脏病,尽管他们弄出了大推力的“米库林”am-3型涡喷发动机,并且成功的应用在图16中程轰炸机上。但是这款发动机不仅重量大,而且油耗也一直居高不下。不过即便是如此,他们还是在图16的基础上弄出了米亚4型战略轰炸机,不过尽管它装了四台am-3型涡喷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50吨,但是其航程仅仅只有8100公里。仅仅只比图16远了不到两千多公里而已——后来唐山只不过是把图16的唐山版换了两台涡扇发动机,就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个水平。

对于米亚4这样的“小短腿”苏俄空军高层很不满意,毕竟该机准备执行远程战略轰炸的任务,8000公里……仅仅只够炸欧洲而已,即使是后来进一步改进,航程也不过只有9500公里而已。用这样“小短腿”去执行洲际种蘑菇的任务,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当时图波列夫也在竞争洲际蘑菇机的项目,但老油条如他一开始就明白以涡喷的油耗顶破天也满足不了航程的需求。于是他直接另辟蹊径去搞涡桨轰炸机,虽然航速可能会变低,但航程可以扩大以满足航程的需求。

最后,图95闪亮登场了——这款高速飞行时航程缩短三分之一,噪声可以传到几百公里外的“熊”,因为其航程成为了俄国的选择。

只不过这个选择有点儿太过无奈了。毕竟但凡有可能,谁都不会选择一款式巡航时速只有700多公里的家伙。毕竟,这样的家伙在喷气化的年代生存性也是个问题,可奈何人家是大长腿啊。

“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合适的发动机啊!”

在心里如此这般盘算着,李毅安的嘴角轻扬,自言自语道。

“其实,南洋的wp100还是非常不错的!非常适合用来造轰炸机啊!”

何止不错,wp100的原型康威发动机,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发动机,除了噪声大了一点,其它的各个方面堪称完美,就是稍微贵了一点。

不过,贵有贵的好处啊!

“为了能够轰炸美国,钢铁愿意出多少小钱钱呢?”

想到那一次俄国用几十吨黄金换电子计算机的秘密交易,李毅安不禁有些期待了。

毕竟,自从苏俄那边学会了种蘑菇,但因为手太短不太方便给美国本土种蘑菇,所以他们做梦都想给美国本土种蘑菇。

对于梦想,他们肯定是乐意投资的。

嗯,南洋作为苏俄好朋友,当然要帮助他们追梦了!

其实对于“惠苏”,李毅安一丁点都不排斥,不仅仅是因为这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就像冷战期间,哪怕是有“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制约,以德、意、英、法和日本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仍然在“惠苏”道路上越走越远,究其原因就是苏俄愿意花钱,而且愿意花大钱。

当然“惠苏”除了可以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通过“惠苏”,以德国为首的西方企业,还可以和苏俄进行某些技术合作,从而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面对这些黑眼珠子只有“银子”,没有大义的家伙。后来里根直接搞出了他的杀手锏——长臂管辖,从根本上禁止任何采用美国技术的产品进入苏俄。而西方公司的产品,又有几个没采用美国技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