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问询(1 / 2)

第425章424问询

待小王同学暖和过来,小两口收拾好,和张桂芳打了招呼后,准备出门。

“你坐后面,我带你过去吧?”唐植桐胸前挎着包,一手单拎着高压锅,问道同样背着挎包的小王同学。

“行。”小王同学干脆的答应下来。

这大半年来,两人都忙于工作,小王同学已经很少再坐丈夫自行车的后座了。

“那我去拿上垫子。”唐植桐说着就要将锅放下。

“嘿嘿,我已经准备好了。”小王同学将藏在身后的垫子拿出来,在丈夫面前晃了晃,一副计谋得逞的模样。

“得嘞,走吧。”唐植桐莞尔,小两口过日子,不仅要多包容,还要有趣才能有滋有味。

小两口先去了椿树胡同,将高压锅里的羊汤和小王同学挎包里的烧饼放下。

“妈,您尝尝,这都是桉子自己做的,烧饼也是。”小王同学自豪的跟母亲推介道。

“姐夫,你真棒!妈,我现在能尝尝吗?”王敬民夸了一句唐植桐,不待叶志娟回应,就立马跑进厨房拿碗。

“妈,一点胡椒粉,吃的时候按个人口味放上些。”唐植桐从兜里掏出来一个小纸包,纸是随手从报纸上撕下来的,放在桌子上。

“行,你们有心了,坐下说。莹莹,给你姐夫和你姐倒水。”叶志娟点点头,安排道。

“不了,妈,我们还有事,跟朋友约好了,现在要过去。”小王同学摆摆手,直接了当。

“那行,路上慢点。”叶志娟也不啰嗦,点头应下。

“那啥,妈,我把这个高压锅放这,把那个拿着了,一会到朋友那要用。”唐植桐搓搓手,稍微有些不太好意思,毕竟是通知,不是请求。

“行,莹莹,你去拿过来。”叶志娟一边吩咐二女儿,一边上手将眼前盛着羊汤的高压锅上面的绳子解下来,递给女婿。

唐植桐接过小姨子递过来的高压锅,先把网兜里的四根羊蹄装里面,尽管在家已经控了水分,也用报纸包了好几层,这一路走来,外面的报纸已经湿了。

收拾好东西,小两口才从椿树胡同出来,出了王府井大街,沿着那条贯穿东西的长安大道,骑向公主坟。

小风噜啦啦的吹着,小王同学将脑袋贴在唐植桐的后背上,听着喘息声和心跳声,内心很踏实。

尽管路旁偶尔也有异样的目光飘过来,小王同学压根就不搭理,谁又认识谁呢?

两人到达大院门口,在听说是来找吴海洋以后,问了姓名,做完登记,直接放行。

“查的也不严呀,我还以为得查個工作证啥的呢。”推着自行车进了大门,小王同学又坐上丈夫的自行车,坐在后面嘟囔着。

“这应该是海洋哥提前打招呼了,我第一次来是他领着进的门,后来又来的时候,门卫还问我吴海洋住哪来着,验证了一下。”唐植桐大概给小王同学介绍了一下。

“哦,我说呢,这种单位是不会随便放行的。”小王同学听后,点点头道。

“你这么清楚?以前来过?”唐植桐搭茬道。

“瞧伱说的,我以前也住过大院好吧?更没少串门子。”小王同学朝自己男人翻个可爱的白眼,可惜他看不到。

“得嘞,算我多嘴。那你串门子要证件吗?”这种大院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唐植桐了解甚少,还是有所好奇的。

“小孩子要什么证件?有时候是跟着小伙伴进去,有时候看有大人往里进,就往前走两步,装成家属,大大方方的,只要别心虚就没事。”小王同学想起之前的事,捂嘴偷笑道。

“嚯,这么简单?”唐植桐有些意外。

“小孩子嘛,而且还是个漂亮的小姑娘,能有什么坏心思?”小王同学傲娇道。

“那倒也是。”唐植桐暗暗点头,除了家世以外,美貌也能算是一种资本或依仗,只要用得好,不少都能改变命运。

将自行车放在吴海洋家楼下,唐植桐领着小王同学进了楼栋。

吴海洋早就听爱人说今天小唐夫妇会来做客,也是提前做了准备,在听到敲门后,立马起身往门口走去,嘴里问道:“是桉子吗?”

“洋哥,是我。”唐植桐在外面应道。

“快进来,快进来。嚯,你来就来吧,怎么还带口锅?”吴海洋开门把唐植桐小两口让进来。

“几根羊蹄,准备煮个汤喝,用高压锅煮的更快、更烂。嫂子好!”唐植桐进门将锅先放下,规规矩矩的给吕大夫请安,小王同学跟在后面也是一通寒暄问好。

“来,文文,坐。”吕大夫捧着个肚子,要给二人倒水,被小王同学抢了过来,怎么能让一个孕妇干这事呢?

“来,洋哥,我先接点水,把这羊蹄给炖上。”唐植桐也没闲着,将挎包里的火烧掏出来,放在桌子上,又把挎包挂在门后,说道。

“你瞧瞧你们俩,来这边又是干活,又是带吃的,让我们这个主人脸上很没有光嘛。”吴海洋和气的批评道。

“瞧洋哥说的,我们这是不拿你和嫂子当外人。”唐植桐头都不抬的回了一嘴。

“得,话都让你说了,需要我配合着做点什么吗?”吴海洋听后也不生气,脸上笑容更盛。

“不用,这羊蹄泡了一宿,血水都泡出来了,稍微一冲扔锅里炖上就行。”唐植桐动作很麻利,将羊蹄从网兜里掏出来,扔掉报纸,一股脑的倒在高压锅里,然后去水龙头底下接水。

吴海洋看着一眼妻子和弟妹,俩人正手拉着手聊天,转头去厨房找唐植桐。

“洋哥,你找我是不是有什么事?”看吴海洋进来,唐植桐将声音压低,开门见山的问道,水哗啦啦的响,不用担心外面的人听到。

“??信里这么明显吗?”吴海洋愣了一下。

“没有,信很正常,就是一种感觉。”吴海洋没有否认,唐植桐更加认定自己的感觉是正确的。

“是有一点,具体什么原因,我不能告诉你。”牵扯到涉密缘故,吴海洋虽然承认承认,但还是有所保留。

“我懂,洋哥,捡能说的说,我绝对不多问。”唐植桐看高压锅里的水已经差不多了,拧上了水龙头。

“嗯,走,咱出去说。”吴海洋点点头,随后出了厨房。

唐植桐端着高压锅,将锅放在客厅的炉子上,虽然吴海洋住的是楼房,但没有通暖气。

天冷的时候炉子就在客厅,天暖和就扔厨房或者不生火,直接吃食堂。

这边大院的食堂跟外面不太一样,一天三顿都有人值班。

“丽娴,桉子烟瘾犯了,我陪他出去抽颗烟,你陪弟妹聊聊天。”看唐植桐给炉子添了煤,把高压锅放上后,吴海洋开口说道。

唐植桐在心里翻个白眼,不过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要配合的,直起腰,一本正经的给吕大夫说道:“嗯,洋哥说的没错,我烟瘾犯了。”

王静文一看自己男人的表情,就知道这厮在撒谎,白了他一眼,没揭穿。

“你是当哥的,把你珍藏的烟拿出来让桉子带着,省得你整天惦记。”吕丽娴没说不同意,但点了一下吴海洋。

唐植桐嘿嘿一乐,也没有拒绝,看吴海洋脸上心疼的模样很有意思。

吴海洋进了趟卧室,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用报纸包着的烟,从里面抠出一盒来,剩下的塞到唐植桐挂在门后的挎包里,才出门。

唐植桐跟着出门,关上门后,吴海洋才心疼的说道:“真便宜你了,攒了好一阵子。”

“嘿嘿,阳哥别心疼,我就要这一盒,剩下的回头我给你送单位去。你藏单位呗,嫂子还能去搜查?”唐植桐跟着吴海洋一边下楼,一边说道。

“算了吧,你嫂子不喜欢烟味,再说抽烟也不好,戒了也好。”吴海洋叹口气,有些不情愿,但更多是迁就爱人做出的妥协。

“嘿,阳哥好男人,那可不能怪我照单全收了,我占个便宜,照价给钱。”唐植桐用余光瞅了一眼吴海洋手里的烟盒,大红色,明显就是华子。

“歇了吧,你磕碜谁呢?”吴海洋一边说,一边将手里的烟给撕了道口子,弹出两根,自己捏出一根,剩下的全给了唐植桐。

“嘿嘿,给你点上?”两人说着话,已经来到楼下,唐植桐自己抽出一颗烟,叼在嘴上,很自然的将剩下的一盒烟揣进兜里,掏出火柴划着,往吴海洋嘴边凑凑。

“你自己抽,我就闻闻味。”吴海洋摆手拒绝,而是将烟放在鼻子下面,嗅嗅。

“得嘞。”唐植桐也不再劝,他是戒过烟的,其实戒烟并不难,难的是心理上的烟瘾,总觉得手指中缺点什么,想夹点什么东西。

“再往前走走。”吴海洋看唐植桐点上烟,又往前指指,前面空旷,没有什么人,不用担心谈话被偷听。

唐植桐自无不可,点点头,跟着吴海洋往前走。

“桉子,咱俩认识一年多了吧?”吴海洋选好位置,站定后问道。

“嗯,差不多一年半了。”唐植桐点头。

“时间真快啊,去年认识的时候东边才班师回朝不久。那边条件苦啊,不少战士没有牺牲在跟敌人战斗的战场上,却永眠在在了冰天雪地里,连个骨灰都没能带回来。”吴海洋叹口气,无限感慨中带有心酸无奈。

“都是英雄,早晚有一天,国家都会带英雄回家的。”吴海洋这个话题有点沉重,唐植桐感觉这烟抽着不香了。

“同样的覆辙,我们不能重蹈。现在天越来越冷了,衣食住行方面,懂吧?”吴海洋一句不该说的都没说,暗示道。

“懂,改善一下条件,是吧?”唐植桐重重点点头,有些事没法做,但有些确实可以试着去做点改变。

“嗯。”吴海洋点点头,也没期待唐植桐能当场给出什么方案。

“洋哥,西郊八大处有个登山队,你听说过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唐植桐最多知道名字,但做不出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照着现在已经有的作参考,让别人去做改进。

“嗯,知道,那边要过高压锅,没少夸好用。”吴海洋继续点头,但多少有些意外唐植桐能知道八大处有个登山队。

虽然那边没有保密,但也不会主动往外宣传,追根究底,登山很烧钱,而现在又太穷。

举个例子,就拿吃饭来说吧,普通米在那边很难煮熟,而且对能源消耗也高,东西都是人扛马拉过去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登山队四下打听,找到了吴海洋所在单位。

最终协调调拨了不少专供高寒地地带食用的快熟米过去,再配合高压锅食用,才妥善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其实衣食住行都可以参考登山队那边,有些东西可能老大哥那边更先进,但咱们可以协调兄弟单位仿制,哪怕有登山队设备使用效果的一半,就算成功。”唐植桐建议道。

“嗯,是个思路,我回头跟那边联系一下。”吴海洋脸上没有兴奋,也没有说破,只是点头。

吴海洋一开始也是这个思路,但早就有其他同志联系过了,那边用的高山帐篷、鸭绒夹层登山服、鸭绒睡袋,不是一般的贵,简直贵出天际!

仿制也有人在联系落实,据说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即便仿制出来,使用效果上也会有差距。

可能有人就会问了,既然条件这么艰苦,还穷的叮当响,为什么要去登山?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先不说什么体育精神,登山这事跟眼下的很多事息息相关。

解放才十来年,跟周边接壤的很多线尚未划定,小尼现在也在准备登山,而山正处于未划分的地界上,归属存在争议。

“你都没登上过,为何说这是你的呢?”

一旦有人这么问,自古以来就不好使了,难道说西王母瑶池在这吗?

除此之外,阿三也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就差指着鼻子说:来,来,来,咱看看谁先登上去。

所以,这是一场特殊的体育竞赛,必须参加,而且不能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