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伏虎罗汉图(2 / 2)

手卷的装裱灵感来自于秦汉竹简。

比较有趣的是,隋唐与宋代流传下来的著名字画基本上全都是手卷。

比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展子虔的《游春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韩滉的《五牛图》,仇英《汉宫春晓图》。

可以这么说,但凡顾恺之,陆探微,画圣吴道子有真迹存世,那肯定是手卷,绝对不可能是立轴。

因为立轴画是在唐末才出现的。

谁要是拿一幅立轴画说什么是画圣真迹,甩他脸上说一句骗子绝对不算冤枉他。

将手卷展开,沈愈心中马上惊咦了一声。

竟然是一幅释道画。

还是一幅同时具有宋代大画家李公麟与元代大画家钱选画意的释道画。

所谓释道画就是画佛家人物,道家人物,儒家人物的人物画。

此画非佚名,而是有画名。

画名:《伏虎罗汉图》。

只见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边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佛家罗汉,在他身前不远处一颗枝繁叶茂的巨树下还趴着一条吊睛猛虎。

与很多伏虎罗汉图不一样的是,这幅图很是和谐。

罗汉目视猛虎脸上带着几分和善笑意。

猛虎也是一副泰然自若憨态可掬模样。

很明显,所谓的伏虎不是用的力量,而是感化。

整幅画气势浑成,笔墨收放自如,刚柔相济,人物与猛虎面部描绘细腻,极为生动传神。

因为是设色画,乍看上去,还以为这是一幅印刷品。

卷末有作者自题:万历戊子九月,丁云鹏熏沐谨写。

还有钤印一枚,为云鹏二字。

“没想到竟是丁云鹏真迹。”沈愈暗暗称奇。

丁云鹏,明代释道画大家,一代名医丁瓒之子,人物、山水、佛像,无不精妙,青年时他白描学李公麟,设色画学的是钱选,这也是此画同时具有两位大画家画风的原因。

中年时,丁云鹏的画功已经接近文征明与仇英。

到了晚年风格朴厚苍劲,自成一派宗师。

画坛赞誉:丝发之间而眉睫意态毕具,非笔端有神通者不能为也。

董其昌更是赞他三百年来无此手,并亲手为他刻了一枚印章。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清代还有一位释道画大家叫作丁观鹏,很多人会把两人记错。

乾隆为此题诗:“四大本幻,作么传神,云鹏观鹏,前身后身。”

“哎,老爹这是妥妥打眼了!”

老爹打眼跟自己打眼没啥区别,看到这么好的画便宜了别人,沈愈还真是有些肉疼。

无他,丁云鹏的释道画在拍卖会上极为抢手,这幅《伏虎罗汉图》拿到拍卖会上随随便便就能拍出八位数的价格。

喜欢古玩之金瞳鉴宝请大家收藏:()古玩之金瞳鉴宝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顶点地址:

移动端:感谢您的收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