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屋有三分(2 / 2)

说到这,道隐停顿了一下,总得给直播间里的众人缓口气的功夫不是?

“自古以来,咱们华夏建筑的大木作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叫做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抬梁式,京城里的那些四合院,基本都是采用这种形式来建造木构架体系的。”

“穿斗式呢,多用于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则比较简陋,使用的情况非常少,贫道在这里着重说说抬梁式,这也是此次贫道翻修道观,使用的木构架形式。”

“抬梁式的基本原理是,先在台基上竖立柱子,然后在柱子顶部加上承托横向的梁,梁上再竖立一种矮柱子。”

“这种矮柱子,在清代的时候叫做瓜柱,再往上几个朝代的时候,又叫做童柱、蜀柱和侏儒柱,不管它叫什么吧,其实都是形容这种柱子非常短小的意思。”

“瓜柱上再放托梁,梁上再加瓜柱,就这样一层一层地抬上去,最上面的那层梁上,竖立一根位置最高的脊瓜柱,由此就能构成一个坡屋顶的轮廓。”

“然后在每层梁的头上,分别搁上檩条,檩条上钉木椽子,铺上望板,打上一层灰背,最后再铺上瓦,就完成了最重要的大木作构架系统。”

“不过,贫道建的是两层阁楼,正房的立柱需要足够长,到时只需要放一层托梁,铺上檩条和望板之后,就可以架设第二层的框架了。”

“此外,在柱子与柱子之间,还需要用一种横向的枋子加以串连,枋子并不承重,主要是为了加强柱子彼此之间的联系,用以形成更加稳定的整体结构。”

“不过,咱们现在先不用管这些,贫道说出来,也就是让你们提前了解一下而已,等回头工程进度做到这里时,贫道再跟你们详细的说说。”

说话归说话,活还是要干的。

众人只见道隐,一把抱起一根木柱,手上一使劲就扛到了自己肩上,朝着一块柱础石的方向,大步流星的走了过去。

在这个过程中,道隐脸不红,心不跳的,竟然还在正常的跟众人聊着天。

不过,直播间里的众人,现在已经对道隐的力量,有了一丝认知,所以这会也就见怪不怪了。

你还别说,这人一旦怪事见多了,那这事也就变得不再怪了,真应了那句老话,说是“习惯成自然”来着。

本来,道隐还想用扔石头的方法,将这些木柱一根根的扔过去呢,可想想还是算了吧,虽然自己已经想通了,可也没必要做的太过啊。

还是一步步来吧,总要给众人一些适应的时间不是?

普通人对于自己认知之外的事情,接受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它需要一个接受过程。

要是只有道隐自己的话,倒是没关系,可现在不是在直播吗,万一要是把人给吓坏了,那就不是道隐的本意了。

“贫道跟你们说啊,这木柱根据具体位置的不同,一般都是有专门的名字的。”

“比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