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乱西夏(二)(2 / 2)

之前,林不凡以为,李遵项只是想兵行险招,行荆轲刺秦之举。

那时候,林不凡的计划是,在李遵项动刺杀之际,不但阻止李遵项的刺杀行动。还必须要拼死保护李遵项活着逃出兴庆府。

遭到刺杀的李安全,必定会大开杀戒。李遵项留着兴庆府的家小,绝对无法幸免。那时候,失去了家小的,失去了一切的李遵项必将变成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复仇者。在那个时候,王焕章绝对会“友好的”资助李遵项一些物资钱财,让他去招揽部下………………

有这么个敌人在侧,李安全至少在数年之内,绝对没有力气南下一步!!!

但是,现在的局势是,李遵项已经获得了佛教的支持。他就算直接篡位,也绝对不会失败了…………他之所以等到这时候,就是为了赢得更完美一点…………

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个不是说,书生没有兵权,所以造反不成。说的是,事到临头考虑太多,太完美,反而会输得一败涂地。古之名将,在决战前,有几个敢说自己有十成把握的?

白起决定包围赵国四十万大军的时候,他有几成把握?

李靖率领三千骑兵冒着漫天飞雪,突袭******牙帐的时候,他有几成把握?

周瑜在赤壁面对曹操八十三大军的时候,他有几成把握?

谢安派遣侄子谢玄率领八万北府军,在淝水迎战前秦八**军的时候,他又有几成把握?

我想不可能都是十成吧…………

反观初到前线的赵括,肯定有十成的把握能像父亲那样击败秦国。

身处温暖牙帐的颉利可汗肯定有十成的把握,唐军不可能冒着大雪来偷袭。

在战舰上,检阅自己舰队的曹操,肯定也有十成的把握,能踏平东吴。

同样骑在战马上,看着自己大军的苻坚,甚至喊出了“投鞭断江”的口号,以此来显示自己军队的强大。那时候他的自信简直要爆炸了………………

结果大家都清楚的!!!

白起一战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卒,直接为秦国一统天下,扫平了最大的障碍。

李靖一战灭亡了强大无比******,为大唐帝国横扫天下,奠定了基础。

曹操八十三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他彻底失去了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机会。

至于苻坚的八十七万大军,在淝水之战全军覆没后,苻坚直接身死国灭………………

如果李遵项在林不凡来到兴庆府之前,直接就强行动兵变,杀掉李安全直接篡位。那么虽然手尾很麻烦,反弹很大。但是凭借李遵项的手段,自然可以慢慢平复。那时候林不凡就是拥有通天之能,也只能呜呼哀哉了!!!

战机稍纵即逝,一味的求稳,想要拥有百分之百的胜算后再出手,只会错失良机。让一些莫名其妙的变数,来将自己的一幅绝顶好牌,给祸害的一塌糊涂…………

对于李遵项来说,林不凡就是那个莫名其妙的变数………………

之后的几天,张阔的精神都一直很萎靡。林不凡很理解他的那种痛苦,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确实不怎么好受。不过林不凡对于西夏的这种分裂,是抱着乐见其成的想法的,如果有必要,林不凡绝对不介意伸出手,推一下…………

所以在林不凡的内心深处,是极度愉悦的…………

不过很快,林不凡就愉悦不起来了。

因为李遵项上表奏道,希望李安全能在五月二十六号,李元昊诞辰之际,去城外泰陵为前线的将士们祈福,保佑我大夏百战百胜!!!

李元昊在西夏人心中,就是战神一样的存在。每逢战事,去泰陵祈福一下,也是惯例。对于这样的建议,李安全当然不会拒绝。于是礼部立刻就开始安排起李安全的出行事宜………………

得到这则消息后,林不凡立刻急匆匆的找到了张阔。

“什么!先生是说,李遵项准备在陛下出行路上,行不忍言(弑君之事?”张阔听到林不凡的猜测后,登时大惊失色!!

“嗯,恐怕是这样。说实话,齐王已经具备了谋反的实力,但是他还在隐忍。他在等什么?当然在等陛下龙驭宾天。陛下没有子嗣,一旦龙驭宾天,齐王甚至可以,兵不血刃的登上皇位,至于陛下怎么死的?那个真的不重要…………”

“那为何是陛下出行之时?”

“皇宫大内卧虎藏龙,深不可测。只要陛下身居皇宫,齐王除了兵变,根本没有办法。但是出行在外,总能让齐王找到机会的。”说到这里,林不凡忽然抽出腰间的佩剑。伸出左手两指,夹住了剑身。在张阔不解的目光中,就听见一声脆响,那柄利剑的剑身,就被两个手指,夹断了。

“大人,功高莫过于救驾。这是上天赐予在下的功勋,希望大人能助我一臂之力!!!”林不凡抛掉手里的断剑后,就朝张阔躬身一礼。

张阔毕竟不是凡人,他只是稍微震惊了一下,就伸手扶起了林不凡。感慨道:“这些日子,我还道先生是一个治国大才,没想到先生还深藏不露。也对,没有这身本事,先生也无法从王焕章手里脱身。既然先生已有计较,那么张某义不容辞。可惜在下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陛下的安危就有劳先生了!!”说罢,张阔就朝林不凡做了一个长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