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可愿与我霍禹杀入长安,推立新君,封王封爵?(求订阅)(2 / 2)

“长安城来诏令了!”霍山将手中一个传信筒放在了霍禹的案上。

众人一惊一急,立刻站了起来,围到了霍禹的身边。

他们拆开传信筒,竟然从里面倒出了两样东西。

一样是诏令,一样是书信。

霍禹先打开诏令看了起来,很快,脸色由白变红,又由红变紫。

他一言不发,将诏令交给其他人来传阅。

其他五人看完之后,脸色也同样不好看。

这诏令的核心内容就是让范明友所部人马归塞之后,原地驻扎,不可返回长安城。

但是范明友等人却要只身到长安城面圣,详陈征北之战的情形。

图穷匕见,天子想要做什么,已经人尽皆知了的。

此刻,同样的诏令应该也已经送到了田广明的营中,而田顺在几日之后也会收到同样的诏令。

除此之外,整个北地郡、安定郡和朔方郡的地方官也已经收到诏令了。

这意味着,范明友等人想假道回长安的计划彻底落空了。

“田将军好好看看吧,县官如此癫悖,竟然现在就要收走三位将军的兵权,难道伱还要犹豫吗?”霍禹嘲讽地说道。

“这、这县官身边有奸臣,一定是那蔡义和张安世等人做下的歹事!”田广明又气又恼地说道。

“既然如此,田将军可愿意与我等一同举大计,杀入长安城,清君侧,诛蔡义。”霍禹再次问道。

“清君侧,诛蔡义”之后,到底再怎样办,霍禹现在还没有说。

但是只要拿下长安城,后面一切事情都可以慢慢谋划!

“为了大汉的江山,本将愿受小将军的驱驰!”

霍禹阴翳的表情终于稍稍好看了一些,直到这时,他才拆开了那封来自他父亲的书信,与其余几人一同读了起来。

这封信中反倒没有说太多有用的东西,只是让范明友等人立刻只身返回长安城,不得有疑亦不得有误。

整封信几百个字读下来,行文的语气中散发着大将军平日的威严和颐指气使,而字迹也对得上,想来不会作假。

但是,这对范明友等人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了。

霍禹在心中暗暗地摇了摇头,再次对自己的父亲表达了蔑视和嘲笑。

他想不通为何到了这个紧要关头,天子明明都已经把刀架在霍家的脖子上了,他还要执迷不悟,任由天子摆布?

难道,自己那在朝堂上精于算计的老父亲,就真的对大汉刘氏有那么坚定的忠心吗,简直不可理喻。

看来,父亲真的是老了。

霍禹待众人看完之后,并没有说话,而是走到了灯旁,将那封信放在火上烧了个干干净净。

“今日,我等从来没有见过这封信。”

“唯!”

霍禹又拿来一壶酒,倒在一个空出来的大漆碗当中。

接着就“铿”地一声拔出了自己腰间的宝剑,发狠似地在左手食指上划了一道,将血滴了进去。

不用他再多说什么,在场的其余几个人要纷纷照做,把自己的血滴在了酒中。

“我等今日歃血为盟,同饮此酒,共举大计,事成之日,人人都可封王进爵!”

霍禹说罢,第一个就豪气万丈地将酒喝了下去,然后又将酒递给其他几个人,一一喝过。

淡酒下肚,本来不至于喝醉,但是心潮澎湃,自然热血喷张,他们都有一些眩晕。

此时只是一个开端,还有许多事情要谋划。

首先,起兵的口号定为“亲君侧,诛蔡义”,但暂不向其他的将士布告,南返抵达灵武城下前再举义旗。

其次,要立刻派人给田顺送信,让他们继续加快赶回长安城,正确在长安城下与其他两路大军互为犄角。

再次,范明友和田广明两部南返归塞之后,合兵一处,齐头并进,一道向长安城近逼,一同来攻城拔寨。

最后,就是确定具体的行军路线和日程了。

霍禹虽然是霍党的主心骨,但从未指挥过几万人的大军,所以也有自知之明,将此事全部托付给了范明友负责。

范明友行事为人阴险狠毒,但是指挥大军还算是进退有度,短短半个时辰,就将进军的细节,全部敲定了下来。

“我等举事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在于兵多,劣势在于粮少。”

“所以行事起来一定要果断狠毒,不可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一路之上,要路过好几座大城,能打则打,定不能退缩!”

“另外,军中兵卒的来源颇为复杂,举事之前要提前安排好亲信,稳住那些容易起乱的人,该杀就杀,亦不可犹豫!”

范明友一句一句地交代着,非常细致认真,看来他等这一日已经很久了。

刚才,众人歃血为盟的时候,都还有一些紧张慌乱和无从下手。

如今,有范明友这个宿将从中调度,把一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众人的心都安定了许多。

“诸位放心,我等两路人马合在一起,有七万余人,是大汉最强的一支兵马,在这天下能畅通无阻。”

“北方各郡国的兵力已经都被抽调到五路大军当中,所剩不过老弱病残……”

“赵充国所部和韩增所部更是在几千里外,远水接不了近渴。”

“我等成事的胜算,在九成以上!”

范明友说完,却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

这犯上作乱的事情,九成把握也是死路一条,于是连忙又补充了一句:“当今县官癫悖而不知兵,我等稳操胜券!”

……

范明友这一番鼓舞人心的话终于讲完了,大帐中的几个人立刻分头行动,各司其职。

范明友更是将明日拔营南返的事情又安排了下来。

霍禹和霍山去联络范明友所部其余的霍党——三路大军当中,这一路的霍党最多,也是最容易被他们控制的。

田广明也星夜朝百里之外的大营飞奔而去。

很快,这中军大帐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一个人影了。

所有的食物原封不动地摆在原来的位置上,预示着这场戛然而止戛然而止中透露出来的诡异。

在那越发昏黄的灯光下,更有一些蛛丝马迹散发着阴谋的味道。

信件烧毁后那一团黑的灰烬,地上四分五裂的酒杯,边沿沾着一缕鲜血的漆碗……

都能让人感觉到阵阵不安。

这时,已经停了几日的雪,忽然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

整个大营先是有一阵惊呼和吵闹,很快去就又重新恢复寂静。

如果有谁可以飞到空中,俯视这绵延数里的汉军大营,一定会发现许多默不作声的黑影,时而聚集,时而离散……

他们给整个大营蒙上了一层变幻莫测的阴影。

这场雪下了一夜也就停了下来,浅浅一层的白茫茫,暂时掩盖住了许多丑陋的阴暗。

……

元凤七年十一月十三,范明友所部和田广明所部人马,总共七万人,同时拔营南返,向大汉边境进发。

未能在漠北立下战功的将士们不再沮丧,反而归心似箭,一个个都想要早点见到自己的双亲妻儿。

他们哪里会想到,他们信任且爱戴的主将,正带他们走上一条不归路。

出征匈奴没有死人,返回长安的路上恐怕要流血漂橹了。

不知上天能否庇护大汉,让大汉的好男儿少流一些血。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