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放学路上遇冻雨(下)(1 / 2)

“你们四个都只能在中间爬,不准越位。我和建满在前面开路,蒲叔断后。像刚才那样的队形。知道吗?”老大又重新强调了一遍。

“好。”细砣说。

“谢谢。”毛砣说。

“毛砣,你们在常沙读书时,没有这样爬过吧?”老大说。

“我们家住在五一路,学校就在我们家旁边。我们从来没有遇过这样的天气啊。我们上学的路上没有冰啊。”毛砣说。

“看来,你们这些小知青不仅要学习农业知识,而且还要接受老天爷的考验。”老大说。

“这就是你们常说的,‘到个山上,唱个歌’吧。”毛砣说。

“你们这两个乌龟婆子不准再爬快的。只能和我们这些乌龟公子一样的速度爬。”良满说。

“你……”毛砣惊奇的,不好意思地说。

“好。”细砣答应了。

“把手缩到衣袖子里面去。”老小说。

“这样手指没有那么冷。”细砣说。

现在,通过了一段的爬行,他们对爬行技术越来越熟练了,也爬得越来越快了。这时,在他们队伍前后爬行的学生,陆陆续续地被他们家的大人(穿着一双木屐背回去了。

爬了一会儿,老大一看,路上爬行的人只剩他们七个了。老大清点了一下人数,发现一个不少。这七个人都是没有人来接的。建满他们家,也只有一把年纪的父母亲和一个尚未出嫁的姐姐。因为建满他们两兄弟是他们父母亲倒数第一和第二两个孩子,上面的四个都是姐姐。毛砣她们家,妈妈老了,不能来接;她们的哥哥姐姐不一定知道农村的路上结了冰只能爬行。也不知道会不会来接。蒲叔叔家只有一把年纪的父母亲,他也是父母的最小的儿子,他的哥哥已结婚,姐姐已出嫁,父母年龄大不能接。老大和老小虽然是父母的最大的两个儿子,可是,谁会来接他们呢?他们家里面,只有妈妈和爷爷,还有半身不遂的外婆,还有两个小妹妹,哪一个能来接他们呢?虽然有爸爸,可他在学校。所以,他们这七只乌龟都只能自己爬回去。

他们终于爬过了渠堤,转入了田间小路。可以站起来走田里了,因为田里虽然结了一层薄冰,但田里的底子没有渠堤硬。只要一踩上去,薄冰很快就破了。所以走田里不溜。但田里走不很快,因为田里的泥土是软的,脚一踩下去就是一个脚印,只能一步一步地迈。但比爬行不仅快得多,而且人也舒服些。这样走路才像人,不要作乌龟了。他们一边在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踩着前行,一边用手拍打着身上的薄冰。

这时,建满说:

“今天,你们两兄弟为什么不睡得你爸爸的学校里呢?”

“一放学,我们一起走的啦。像往常一样背起书包就往回跑,不知道路上结了冰不能行走。等到了堤上走不动了,要爬了,又不好打转了。”老大说。

“哦,还不是今天跟着我们在路上做乌龟爬。”蒲叔说。

“大城里的小姑娘都能爬,我们怕什么呢?”老大说。

“嗯,那段路,都只能爬。不爬,如果发蛮走,一定摔得厉害,要是滚到渠道沟里,不淹死,也会冻死。”毛砣说。

“那不就正好成了***了,那是学英雄学到家了。”蒲叔叔说。

“就是冻死淹死,那也不是***呢。”老大说。

“那为什么?”良满说。

“那***是为了救朝鲜小朋友淹死的。我们这个算什么,自己没走好路摔到沟里淹死的。”老大说。

“只怕是比鸿毛还轻。”建满说。

“肯定不会比泰山还重,最多是比鸿毛还重。”蒲叔说。

“比鸿毛还重,不如比泰山还轻。”建满说。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是在发奋学习的路上遭遇大冰雪而冻死的。可以说是:死得比笔架山还重。”老大说。

“死得比笔架山还重啊,好像冒得这个说法。”毛砣说。

“死得比泰山还轻比鸿毛还重,难道有这个说法?”蒲叔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