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藕汊摸鱼(1 / 2)

放寒假了。

“听说这几天藕汊里有人摸鱼,你反正放假了,你也去看看咯,看能不能捉点鱼回来过年?”老大的妈妈说。

“好咯。”老大说。

第二天,是一个阴冷的天气。上午,小北风悠悠的吹着,虽然张口看不到雾气,可仍然感觉到寒冷。

吃了中饭后,建满来了,说:

“很多人在藕汊里摸鱼,我也准备去摸,你去吗?”

“我正好准备去,想摸点鱼回来过年。”老大说。

“我也去。”老小说。

“外面很冷,你去干什么?”老大说。

“让他去咯。他们也会去。”建满说。

“那你就拿个篮子一起去咯。要多穿点衣服啦。”老大对老小说。

老大于是学着建满的样,穿了一件旧棉袄,系了一根旧皮带,穿一条宽大的旧裤子,拖着一双冒屁股鞋子,和他们一起向着藕汊里走去。

藕汊里离他们家大概有两里路,它实际上是黄家塘的一个湖汊,因为以前有湖藕,所以这个汊子就叫藕汊里。藕汊里冬天大概有三四个篮球场那么大的水面,还长了各种水草。比如,猪喜欢吃的鳜鱼草和桡扁草,可以做肥料的黑草子等等。现在,只有一些冷不死的黑草子,水最深的中间也只有一尺多深,像一个不规则的锅底型。里面的鱼类就是一些常见的野鱼子。比如,鲶鱼、鳜鱼、黄骨鱼、鲫鱼、小鲤鱼、刁子鱼、嫩弓鱼、鳑鲏子、虾弓子,最大的可能是才鱼子。

他们好远就看见了有好多人已经在那里摸鱼了。先到的有:建满的姐姐,翠姐。还有一个是贵叔的女儿,月娥。还有蒲叔、巨鸭筋和钳锉子等等。毛砣也来了,良满也来了,他们两个坐在路上,看摸鱼。老小一来也加入了看的行列。老大和建满马上把鞋子脱了,把裤脚卷到大腿上,把上衣的袖子也卷到倒肘上,走过一段烂泥路,留下了两行脚印。

“你们摸了好多鱼了?”老大问。

“冒得不很多,只摸了百把多斤。”蒲叔回答。

“还刚刚开始,摸哒两个小鲫鱼子。”翠姐说。

“摸哒两只鰟鮍子崽叽。”月娥说。

“那只有蒲叔摸得多些。真会摸。”老大一边说,一边摸。

“那当然啦。”蒲叔笑着说。

冬天的鱼,一般都是躲在烂泥里。摸鱼,就是双手在水里合作,从两边向中间合拢。如果那条躲在烂泥里的鱼没有逃脱你的手掌心便被你捉住了。摸鱼有摸鱼的套路。有个成语叫浑水摸鱼。但你如果在混水里一顿瞎摸,那也是什么鱼也摸不到。会摸鱼的人不仅是双手灵活,而且方法正确。就是手在混水里摸索的过程中,对那些小泥窝一定要谨慎,因为那些泥窝里有可能躲了鱼。如果你把躲在泥窝里的鱼惊醒跑掉了,你就再也捉不住它了。你要趁鱼儿在泥窝里冬眠时捉住他,你就是高手。还有,有些被惊醒逃离了泥窝的鱼一般都是躲在水草蔸下面,你在接近水草时,一定要谨慎又谨慎。因为那里也有可能躲了鱼。还有一个要领是,如果你的手摸到了鱼,你要在那一瞬间发现是什么鱼,鱼头在哪儿,以便迅速控制住鱼。你如果去抓鱼的尾巴,那是很难捉住的。这就是抓重点。

所谓近水知鱼性,这也是鱼性的一部分。鱼在春夏秋冬的个性都不相同。比如冬天,鲫鱼和小鲤鱼一般都是躲在泥窝里,它们入泥比较浅,背部基本上都露在外面。这类鱼,你只要触及它的背部他就开始逃跑。摸这种鱼一般就是要双手迅速将这个泥窝盖住,才能捉住它们。鲶鱼和黄骨鱼在冬天一般都是全身躲在烂泥里,只有嘴微微的露在外面;鳜鱼一般躲在草中。这些鱼都是无鳞鱼,冬眠比较深,它们也不是跑得很快,它们自恃有本事,又滑又有刺,最滑的是鲶鱼。但只要你吵醒了它就很难捉住。尤其鳜鱼和黄骨鱼身上还长有保护自己的毒刺。你摸到这类鱼后,他身上的刺马上就张开,如果一旦被它刺中,不仅鱼儿跑了,而且你的手也很难摸到鱼,因为很痛很痛。

老人说:“黄骨鱼刺了一泡尿;鳜鱼刺了一副橑。”就是说:被黄骨鱼刺破了手,撒点尿在伤口上就好了;被鳜鱼刺了手,就要准备一副棺材。形容非常地痛。

才鱼全身有鳞,在冬天也是躲在烂泥里,而且入泥比较深。它也是只有嘴巴微微露在外面,它身上虽然没有长刺,但它有它的本领。它是又滑又有劲,而且灵敏度比一般的鱼都要高。上得一斤的才鱼,即使你是摸鱼的高手,一般在水里你也很难捉住它。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有的才鱼躲得比较深,而且,它躲的不是自己开辟的温床,而是就的现。比如有的才鱼躲在牛脚踩的那个洞里,那就很难逃跑。摸到大才鱼时,一般是用钌去挖,还有就是用篾罩子罩住后再用手去捉。如果,你想把它卖给食品站,当然就只能采取后一种办法去捉。因为卖给食品站的才鱼要检验,如果掉了一个鳞,食品站也不收。

那些刁子鱼、嫩弓鱼、鳑鲏子啊,它们从不入泥,一年四季都在水里漂浮不定,因为他们个子小,一无刺又无劲,也不很滑。如果它们也躲在烂泥里,那是自寻死路。所以它

们为了活命,就只能靠勤劳,靠自己不停地运动。让人类找不到它们的行踪。人们之所以能摸到这类鱼,一是纯属偶然;二是当水很混时,它们迷失了方向,撞在他们的手心里被抓住的。

至于那些虾弓子,它们一般是成群结队的绕在水草上。但摸鱼者,一般都不捉它们,难得搞。

熟话说:有鱼不捉虾。

篮子里有虾弓子的,一般都是摸不到鱼的小孩子,或者那些运气不佳的人,鱼摸得很少,就用虾弓子来凑数。

这里,为什么都是用手摸鱼呢?为什么不用篾罩子罩鱼呢?原因现在是冬天,鱼基本上都是躲在烂泥里,即使篾罩子罩住了鱼,也没有动静,所以篾罩子只适用于春夏秋天捕鱼。再者,这里水不深,适合摸。

因为,水边的人经常在水里混,对鱼虾们太熟悉了。一会儿,老大摸了一条鲫鱼。他用力丢到了岸上,老小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建满摸的鱼也是丢到岸上,良满把它捉到篮子里。

只有一个多钟头,老大就摸了两斤多鲫鱼黄骨鱼之类的鱼。建满比老大还摸得多些。其他人都只摸得一斤多,有的运气不好只摸了几条小鲫鱼。他们正在摸得高兴的时候,只听见毛砣在岸上说:

“我也要下来摸鱼。”她看见大家都在摸鱼,按耐不住,如是也脱了鞋子,卷起裤脚和袖子。

“阿耶——你看她的脚杆子咯,雪白的。就像一筒白莲藕一样。”蒲叔说。

“你又没摸过鱼,下来干什么咯?”老大说。

“看见你们摸鱼,我就忍不住也想试试。”毛砣说。

“你要小心,莫让黄骨鱼刺了手啦。”老大说。

“好的。我会小心的。”毛砣说。

“你会摸鱼吗?”建满问。

“他只会摸财鱼子。”蒲叔说。

“啊哟,我的手被黄骨鱼刺了,好痛。”连没有摸多久,就听见毛砣一声叫喊。

“给我看看。”老大连忙来到她的旁边看她的手指。

她用不痛的手指捏着那只被刺得流血的手指,不肯松手。

“老大你帮她屙点尿咯。”翠姐说。

“做点好事咯,帮我屙点尿咯。我痛得受不了啦。”毛砣说。

“毛砣的手被黄骨鱼刺了,哪个帮她屙点尿咯?”老大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