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幽州商贾(1 / 2)

汉牧 冬月既望 4865 字 2023-05-27

等刘镇和阎柔走后,程绪开始深思刘镇说过的话,卫所制度,建立广宁卫!户户皆兵!户户皆民!平心而论,程绪当然知道,这样做的政治风险极大,对于朝廷来说,这就是想要自成一国么,程绪转念一想,如今大汉各州郡,豪族逐渐形成,地方大族兼并土地,收纳农民成为部曲,其本质上就已经是自成一国了,朝廷已经越来越不好控制地方的这些豪族,,如果在边境能够采用这样的卫所制度,或许正是能够解决眼前困境的最好的办法。

可是,这巨大的耗费又从何而来,程绪沉思着,这么大的耗费能够支撑一个郡,断不可能用在一个没有人烟的县上,幽州目前哪里能够拿出这样一笔钱呢?

阎柔回到军中召集手下几名曲长、什长入账议事,上谷之战,鲜于辅分给了阎柔的两千名士兵,一千骑兵和一千弓弩手,上谷之战之后剩余的士兵就被阎柔带到了广宁来。

众人分立两边,等待着阎柔发布军令。

阎柔令众人坐下,轻声问道;各位家中都还有几口人啊。

一名曲长答道:回禀将军,标下家中有八口人,父母妻子,有三子二女,都在右北平郡。

阎柔问道:家中以何业为生,由何人照顾,今如遇鲜卑入侵,与家中可有书信往来。

那名曲长眼中逐渐眼含泪意回到:家中都以务农为生,平日家长都赖我父亲照拂,子女都小,鲜卑入侵内地,我等随将军转战数百里,书信断绝,不知家中如何,说罢默然无语。

其余众人也都默然,阎柔知道,大家家中应该都是如此场景,作为家中顶梁柱,眼下豪族逐渐兼并土地,很多地方的青壮都成为了豪族部曲,可是这朝廷的边军,反而不能照拂自己家中,自然众人心中都有些心酸。

阎柔又道:若把你们的家人都迁徙至此,由朝廷发放土地、生产工具,筑城保寨,而你等驻扎城内,保家卫国,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听到阎柔如此说,都有些茫然,其中一名胆大的曲长问道;莫非我等以后就常年驻守此地?

正是,为国家驻守一方,不但卫国,而且保家!阎柔说道。

众人听到阎柔如此说;眼中都闪出一丝光亮,当兵这么多年,如果能让家人常伴身边,那和贼寇战斗,自然也就更加勇敢,而且,眼下连年灾害,如果是国家发给土地,发给生产资料,也能够让一家子人都能够活下来,众人当然知道,这项政策意味着什么。

众人大喜,都纷纷问道何日开始执行这道将令。

阎柔道:今日广宁县令大人与我等商议,有此意向,我今日征询大家的意见,你们回到营中与众位军士问询,如果大家都能接受,我好回去向县令大人回话。

是,众人都散去,阎柔点燃烛火,他没有想到手下的人都会如此赞同这个想法,心中没有想到,这个在上谷之战中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居然有这么远的想法。

怎么解决资金呢?入夜,刘镇在广宁城头思考着这个问题。

有银行就好了,要是能贷款就简单了,这个年代找谁去贷款呢,要是有那些世家豪族鼎力支持,直接也就解决了,刘镇记得这个年代的徐州麋竺可是大富豪,想去找他资助,可是人家远在徐州,或者听说鲁肃家也是很有钱,可鲁肃更远,幽州这个地方本来就是边塞,经济本来就不行,哪里来那么大的豪族来提供资金呢?

刘镇想到半夜也没有想到好办法,或许这件事情本来就行不通,只是,自己这个广宁代县丞,从今以后要负责管理的人民,总共就不到一百人,怎么说也对不起刘镇这个身体从小到大读的那么多圣贤书,一定得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唉,这个年代那么多谋士,要是有个头脑大牛帮忙自己想想办法也好,自己一个人在这个年代实在还是知道的太少了。

第二天,刘镇正在广宁县衙里面和程绪商量着如何筹款的事情,有军士来报,城外,有塞外的商人名叫张世平、苏双二人赶着几百匹马要过关去涿郡。

什么?张世平?苏双?后世而来的刘镇如何不知道这两个人,他们是后来支持刘备起兵的大商人,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他们,刘镇听到这个消息,顿时计上心头,面露喜色。

程绪看到刘镇的神色;问道,仲远,有什么好办法么。

刘镇走到程绪的身边,耳语几句,两人都得意地笑了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