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2 / 2)

“快,孩子出来了。剪刀准备好。布呢?包孩子的裹布?”一个年长女性的声音语速飞快的下令道。

“没,这里没有!”一个小姑娘带着哭腔的回复,“御医说娘娘还得两个月才生产,是以准备的物品并没有随身携带。”

“那还不赶快去取!”老妇人愤怒的训斥道。

“已经派人去取了,但是这是在路上,咱们的辎重太多,一时半会儿也不一定找得到。”

“你!”老妇人愤怒至极,但还没来得及骂,就听到一个男人打断了她们的谈话。“拿我的衣服去吧。”

“殿下,你怎么来了!”老妇人的声音惊恐,“此地污浊,您赶紧离开。”

“她们是我的妻儿,有什么不能来的!”男人一边说着,一边已经解开腰带,脱了外衣,将贴身的里衣脱下来递给产婆,“这里没有比我的衣服更合适的东西了,拿去用吧。”

产婆犹豫片刻,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写满了抗拒,但最终还是低头,双手接过了男人递来的里衣,折叠好包裹住刚出生的婴儿。

若不是旅途中物资匮乏,这孩子又怎么会早产。

如今也只能将就。

李裹儿在意识混沌中,感觉自己被“生”了出来。

小婴儿太虚弱了,她只感觉有什么东西包住了自己,原本不耐烦的挣扎,却被捆了个结实。

是丝绸的质感。

作为一个以“骄奢淫逸”出名的公主,她对各种高档布料可太熟悉了。

原本想要闹的,但感受到了这块丝绸来自于宋州。

这可是她最喜欢的布料之一。

她已经两百年没摸过了。

李裹儿蹬了蹬腿,砸巴砸巴小嘴,睡了过去。

等睡醒了再闹吧。

她太疲惫了。

“这孩子……”

李显在外面只听了两声孩子的啼哭,便听不到了,顿时有些慌。

原本就是早产,就是在山道中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让人心忍不住就揪了起来。直到婢女出来禀报,道郡主是睡着了,这才松了口气。

“这真是,这真是……”李显念叨了两句,摇了摇头,原本苦着的脸上浮现出了笑意,“是个心大的。”

“郡主吉人天相,必然能逢凶化吉,福祚绵长的。”旁边的太监机灵的宽慰道,可吉利话也没敢多说。

毕竟从长安到均州,再从均州到房州,这一路上,谁也不知道他们这条命能留多久。

话不宜说满。

但谁都知道,他们这三百多人的性命,都系于这男人一身。

他活着,大家伙儿还有希望重返长安。他若没了,他们这些人要么殉葬,要么就老死在房陵了。是以一路上,上至王妃,下到洒扫的宫女太监,无不温言软语,只盼着这位心情好些。

李显只笑了一会儿,又难过了起来,声音带着些哽咽,“这孩子命苦。不说重照出生时,父亲不仅大宴群臣,还大赦天下,更改年号,朝野为之庆贺,就是玉瑶仙蕙她们,也无一不是在宫殿里出声。就她,生于道边,连一块儿好的布都找不到……”

李显越说越悲凉,到最后竟然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

“殿下,殿下,”小太监见状赶紧劝着,但无奈李显这个人,一旦哭起来就自我沉浸的不能自拔,最后还是韦氏在车上听到了,派身边的宫女过来请他给孩子起个名字,才将这段岔过去。

于是,李裹儿在熟睡中,再次获得了自己原本的名字。

做一个婴儿的日子是无聊的。目不能视,耳不能听,整天除了吃就是睡,唯一比做鬼好的就是,她能靠触觉感受各种东西,于是她碰到什么都想抓两把。

“小郡主可真奇怪。”负责照顾李裹儿的奶妈小声讨论,“竟然能分得清丝绸的品质。”

这是她们在伺候这个小主子时候的发现。

李裹儿总得来说是个好照顾的婴儿,该吃了吃,该睡了睡,除了饿了和拉了会啼哭两声,大部分时候就是静静的躺在奶妈的怀里望天。

是的,是怀里。

因为李裹儿出生之后,被意外早产耽误的迁徙队伍,又开始朝房州出发。

太后虽然没有规定到达的日期,也没说什么失期当斩的话,但谁也不会拿自己脖子上的人头玩儿,于是拼命的往房州赶路,生怕因为态度不虔诚被斩。

韦氏这个孕妇,和李裹儿这个新生儿,也不得不在马上度过绝大多数时光。

为了避免马车摇晃伤到孩子,只能由奶妈轮流抱着。

“要不说是天生的贵人呢。”另外一个奶妈小声嘀咕道。

她们是李显被贬到均州后,才因为韦氏怀孕待产送到身边的奶妈,所以在见识和规矩上就差了许多。

不提谨言慎行,恪尽职守这种道德层面的缺陷,在实际工作中,她们认不出贵人使用的各种布料,就是个大麻烦。

那些统称为丝绸的东西,细分起来,有几十种之多。锦、绫、罗、纱、绡、绮、缯、帛……,大类之下又有更多分支。

虽然郡主是婴儿,用不了太多工艺复杂的面料,但纯素色的布料,哪些是里衣,哪些是外衣,对于这些乡下人来说,更像是一场灾难。

前头服侍的人觉得,一个小婴儿,随便裹裹也就糊弄过去了,她又不会告状,还能怎么着。但没想到的是,她们的行为遭遇了婴儿的激烈反抗,素来不爱哭的小孩子几乎哭的惊厥过去。

这个错误惊动了庐陵王夫妻,所有太医会诊,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庐陵王本人发现孩子衣服次序穿错了,这才终止了郡主的哭闹。

结局就是,那两个奶妈被送回了均州,这两个备选奶妈趁机上位,获得了服侍小郡主的资格。

当然更直接的后果是……庐陵王李显,忽然变得热衷于亲自带孩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