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生死,逃离(1 / 2)

海湾颂歌 木每揽云 5790 字 3个月前

果不其然,接踵而来的便是英当地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形。

人们虽不能上街,但网络上对亚洲人的反感情绪日益疯长。雅颂并没有一五一十地都告知费扬和爸妈,怕徒增他们的关心则乱。但他们自己除了关注国内消息外,也是天天各种方法关注网络上,在英方面的动态,知道的只会更多更繁杂。

3月,全民免一的消息一出,全世界都要炸锅了,各国纷纷着手安排当地侨民撤离。

这天,雅颂和费扬跟往常一样的视频聊天。

“tesco规定了每天早上9点到1点是老人购买物品的专用时间,但是也说了express的超市没有这个规定,幸好对面既有tesco也有express,昨天我去对面补给了些食物和日常用品。超市里到处都是很重的消毒水味,人工结账柜台前也立起了透明玻璃,用来隔开工作人员和顾客,只留一个小口来扫货收钱,跟咱们国内的银行柜台很像。

虽然有些货还是不够的,比如说鸡蛋没有了,意大利面也没有的,但是其他的开始有货了,货架也不像之前那么空,关键是洗手液也有货了,而且有好多,只不过有限购。”雅颂语气稀松平常,像是在说着无关紧要的话。昨天听到消息后,马上就去囤食物了。

费扬听她说完,觉得她仍然没有意识到这次的情况有多么严重,想来,大概是英当地社会氛围对她的影响,于是,试探性地问道:“华人圈里,没有回国热吗?”

“也有一些人开始打听回国机票的事,但好像也并不太多。我看了一下,现在机票并不好买。”

其时,在英华人数量众多,国内各大城市的境外直飞航线又早调整为,每周最多一班点对点航线,而海市则是全面取消了国际航班。

“雅颂,”费扬良久才回应道,“回来吧,好吗?”

他诚挚的眼神,透露着渴望与哀求,语气小心翼翼却极为干脆坚定。

在英国情况升级的压力下,英官方虽也出台了很多的福利政策。比如说,英国学生公寓集团免除部分租金,新建医院,又有7万人报名去当地医院做志愿者。但是,作为国外留学生,这些政策是享受不到的,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他们这个群体在这个国家真的就是外人而已。大概,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在待了多年的国人和留学生,在这个时候都想着回家的原因吧,落叶总是要归根的。

其实,她早就动摇了。只是,她也不和人接触,一直都在租房里,风险并不大。但,这种恐慌下,思家念归的情绪,与日俱增。于是,她看着他,坚定地道:“好,我答应你,想办法回去。”

费扬听到她肯定的回答,显然如释重负,高兴了许多,连语气都带着一丝轻快:“好,那你先订机票,如果不行,交给我来解决。”

接下来,便是艰难的订票经历。虽然留学生们想尽各种办法囤票,最后都被无奈通知航班取消,退票的退票,改签的无限期改签,有的甚至改签到两三个月以后。在这种情况下,回国的机票价格也是暴涨几倍乃至1倍不止。有的人,更是趁乱行骗,留学生中好些个都被骗去了几万的“假机票”钱。

一朝混沌,百鬼丛生。

雅颂的状况与绝大多数的留学生并无二致,多方碰壁之下,她决定不做这种无谓的挣扎,把票都退了,静观其变。

国内的各种论坛、社交网站也充斥着各种留学生的求助信息,但引来的不是什么同情、关切,许多人看见了只是幸灾乐祸,酸这些留学生有钱有权、不愁没门路,希望他们都留在国外,不要带病回国的声音相当大。留学生的境地,到了这一步,都有点里外不是人。国内反对他们回去的情绪大,而英本土对他们的反感情绪则更大,无论国内外、线上线下,都充斥着各种负面情绪,看着这些很难让人有什么积极的想法。

网络信息的发达,使得这边厢的国内——费扬和张父张母也早早得知了消息,无不焦头烂额地到处打听着门路,企图通过各种人脉,只想着怎么找到让雅颂尽快回国的办法。

4月初,费扬终于辗转得知海市官方高层有组织秘密专机,接送市内达贵们的欧洲留学生子女回国。于是,千方百计地弄到了一张专机票。事实上,这个事情,他从3月份便开始忙活了,这其中的迂回,实在难以细说。

取得确切航班信息的当日,他便连夜让雅颂收拾细软,让秘书将其个人信息及机票信息都登记了,她只需要带上证件,便可以登机。

22年4月1日,英夏令时晚十一时,bj时间早上六点,雅颂一个人拖着沉重硕大的行李箱,连夜奔袭般,赶往希思罗机场,拿着专门的凭证,到达了专机指定的柜台,办理登机手续。

因着她的学校在伦敦郊区,与机场一东一西,路程非常远,在得到消息后,根本来不及细想,只得立即简单收拾了些衣物和日常用品,匆匆地用微信与房东太太道了别,便离开了。

坐在候机室里,她和一众国内留学生一起,静静地等候着专机的到来。因着害怕互相传染,大家都隔得好几米远地坐着,只有一两对人是挨着地,想必,不是情侣就是关系特别好的亲朋了。

她看着夜里十一点多的希思罗机场,好不唏嘘。去年来时,信心满满地开启人生新篇章,即使是三个月前,重新返回时,依然满心幸福。而这一切,竟因一场突如其来的,不知算是天灾抑或人祸的病毒,断然掀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